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在这项重磅政策中,包含着影响暖通空调行业发展的几个重点:
1、大力推广超低能耗和近零能耗建筑。
2、推动建筑生活热水、采暖、炊事用具全电化。
3、大幅度提高能源系统的效率(需要高能效比设备和智慧化控制系统来实现)。
4、推动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
5、全面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
《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可谓一石惊起千层浪,在暖通圈和碳圈的朋友圈里纷纷转发点评。“暖通观察员”陈科分析提到:
“加快推动建筑用能电气化和低碳化”,这里的措辞非常有意思,首先电气化≠低碳化,而建筑的电气化也不代表低碳化,因为在当下的全国平均电力碳排放因子接近600g/kwh的客观背景下,用电越多相比不代表就更低碳,更重要的是与谁进行比较,比如电气化如果和燃煤相比,当然是前者更低碳,如果是与燃天然气比,还是要看电气化效率(是系统效率,不单单是设备效率)。
“开展建筑屋顶光伏行动,大幅提高建筑采暖、生活热水、炊事等电气化普及率。”很多人看到这里觉得燃气壁挂炉,燃气热水器,燃气灶要被取消或者淘汰,却忽视了“开展建筑屋顶光伏行动”这前半句的前提,屋顶光伏开展之后,自然该建筑的这部分电力碳排放因子等于0,自然减少了对市电的需求,这时候才会降低电气化设备的碳排放量。
“在北方城镇加快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暖,加快工业余热供暖规模化发展,积极稳妥推进核电余热供暖,因地制宜推进热泵、燃气、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清洁低碳供暖。”这里有几个点:1、强调了北方城镇的前提,因为热电联产有地域特殊性,南方不具备该条件;2、“因地制宜”四个字,非常严谨,没有再说一定谁好过谁,或者一刀切;3、燃气供暖依然是被视为清洁低碳供暖(基于当下较高的电力碳排放因子的情况下),这里也侧面回应了第二句话提高电气化普及率并非是要禁止使用燃气器具的严谨性。
大力推广超低能耗和近零能耗建筑
《意见》指出,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持续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加快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大力推进城镇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改造,提升建筑节能低碳水平。逐步开展建筑能耗限额管理,推行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开展建筑领域低碳发展绩效评估。全面推广绿色低碳建材,推动建筑材料循环利用。发展绿色农房。
推动建筑生活热水、采暖、炊事用具全电化
《意见》指出,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加快推动建筑用能电气化和低碳化。开展建筑屋顶光伏行动,大幅提高建筑采暖、生活热水、炊事等电气化普及率。在北方城镇加快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暖,加快工业余热供暖规模化发展,积极稳妥推进核电余热供暖,因地制宜推进热泵、燃气、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清洁低碳供暖。
大幅度提高能源系统的效率
《意见》指出,到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24.1%,森林蓄积量达到180亿立方米,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
到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大幅下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达到190亿立方米,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有降。
到2060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立,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境界。
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把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持续深化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提升数据中心、新型通信等信息化基础设施能效水平。健全能源管理体系,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和目标责任。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加快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打造能效“领跑者”。
推动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
《意见》指出,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绿色制造体系。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
全面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
《意见》指出,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加快培育发展配售电环节独立市场主体,完善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衔接机制,扩大市场化交易规模。推进电网体制改革,明确以消纳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增量配电网、微电网和分布式电源的市场主体地位。加快形成以储能和调峰能力为基础支撑的新增电力装机发展机制。完善电力等能源品种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从有利于节能的角度深化电价改革,理顺输配电价结构,全面放开竞争性环节电价。推进煤炭、油气等市场化改革,加快完善能源统一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