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12月19日发布的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3)》称,政府补贴成为可再生能源产业争端核心。
报告指出,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关乎国家未来的能源安全,是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了有效保护本国新能源产业免受国际竞争冲击,不少国家往往不惜采取限制自由贸易的办法来对国内新能源企业和市场加以保护,因此近年来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国际贸易纠纷在世界范围内此起彼伏。
“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贸易争端在光伏产业尤为突出,各国政府对该领域的支持政策正越来越多的成为贸易案件的焦点,除了光伏行业的贸易争端,近年来,世贸组织框架内涉及可再生能源领域其他行业的贸易纠纷案件也在迅速增多,这些世界范围内的可再生能源领域贸易纠纷,根源在于各国施行的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补贴,造成了贸易不公的潜在可能,损害了世贸组织成员的合法贸易权益。不难看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贸易目前正在面临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使得国际竞争难度加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黄晓勇表示。
报告认为,在国际贸易中,从WTO反补贴案件的总体情况来看,禁止性补贴相关的争端所占比例要高于可诉性补贴,其主要原因在于禁止性补贴的证明相对较为简单,只要证明其具有禁止性补贴的性质,甚至无须证明是否存在对他国的损害,即可以采取反补贴措施。 暖通在线
同时,黄晓勇表示:“对于为WTO规则严格禁止的这一类补贴,我国对其进行系统的清理,这一建议不仅是针对应付反补贴调查的需要,也是我国切实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中承诺的取消ASCM第3条涉及的一切禁止性补贴的实际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