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28日,以“锚定智造新动能 再启装配新航程”为主题,第五届全国装配式机电年会在深圳盛大召开。会上,凭借集成式高效机房在比亚迪工厂中的应用,海尔智慧楼宇脱颖而出,摘得第五届全国装配式机电工程设计应用技能大赛(装配之星)创新组二等奖。
据了解,「装配之星」以推动机电工程建造方式变革和创新为核心目标,在培育壮大行业新质生产力中写下新的时代注脚,被誉为装配式机电领域的“奥斯卡”。此次海尔智慧楼宇斩获佳绩,不仅彰显了其领先产品和场景方案的行业标杆地位,更是行业创新成果和建设水平持续攀升的生动缩影。
专属定制空气方案 打破小空间建设难题
在传统印象中,制造工厂是嘈杂、拥挤的代名词。但走进这里,却是另一幅景象:高自动化设备、柔性化生产流程以及稳定生产环境……作为比亚迪绿色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比亚迪工厂是如何颠覆刻板印象,助推工业制造生态提质增效?
鉴于工业生产的特殊性,在建设之初,项目方在暖通基础配套方案的选择上慎之又慎。一方面,工厂承载了研发、生产等多重功能,各功能区环境需求复杂,场景空间有限。另一方面,考虑到工厂建设投产周期,配套设施不仅要满足定制化场景需求,还要具备快速安装并投入使用的能力,以保证经济效益。
经过全面的实地调研、技术评估以及方案比对,海尔智慧楼宇聚焦前沿科技场景化落地,在该项目中采用BIM三维建模和系统集成设计,将制冷战设计从“设备主导”到“生态需求驱动”,通过将主机、水泵、 管路等全部集成到箱体中,无需配备专用机房,可根据场景需求灵活部署,轻松安装于屋顶或建筑侧面,冷却塔可放置在箱体上方,最大化释放工厂空间资源。
在交钥匙工程体系下,海尔智慧楼宇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创新引入智慧 在线方案设计,工厂集成式生产,出厂前调试,现场即装即用,缩短施工周期50%。在智控系统加持下,该方案不仅能够实现自联网、自适应、自优化,在全局寻优中提高运维效率,还可匹配环境工况,生成最优运行方案。
事实上,纵观工厂场景建设历程,配套设施如何灵活匹配工业生产需求,一直是困扰制造业的一大痛点。从方案设计到施工调试一站式服务,海尔智慧楼宇集成式高效机房成功落地比亚迪工厂,在完善工厂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的考题中交出了定制化答卷,为制造业绿色转型生产建设打造了可供借鉴和模仿的范本,不仅拓宽产品技术场景应用边界,更是跨界联动“碳”索可持续发展未来的具体实践,助力行业向“绿”而行,向“质”攀高。
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共创 新打法吹响场景建设新号角
透过海尔集成式高效机房在比亚迪工厂中的成功应用,不难发现,随着市场转型和技术更新,固守“需求降临”的发展模式与灵活多样的市场需求间出现了供需错配的结构性矛盾,如何增强供应链韧性和灵活性,在生态共创中挖掘需求并满足需求?
实践打法下,“海尔答案”早已浮现。凭借集成设计一步到位,海尔集成式高效机房一站式满足多元场景需求,为生态建设升级蓄势赋能。
方案设计端,海尔智慧楼宇拥有业内引领的完整产品体系,包括高效变频冷机、高效水力模块、高效冷却塔和地阻水系统,可根据不同应用场景按需定制。利用BIM三维建模,合理排布机房内部管路,减小施工管路的长度及弯头数量,降低阻力损失传感器的安装空间和位置按需定制,精准匹配施工现场需求。
部署安装端,一站式机房设计,工厂集成式生产,45天快速交货,通过模块化集成设计,将冷机、水泵、管路等全部集成到一个集装箱中,较常规地下制冷机房可节省90%空间,室外安装,24H完成。移动式设计,实现灵活部署,使用效率高。
运维服务端,利用磁气悬浮变频冷水机组等高效设备,在优化控制逻辑的同时,实现各个能源子系统自动化控制,包括联动控制、时间表控制等。通过负荷预测、AI全局寻优控制优化、设备预测性维护等AI智慧能源管理应用,达到全局动态优化控制。专属售后团队对接,7X24小时快速响应,交钥匙工程运维省心100%。
显而易见,从“单体突破”转向“模块标准化定制”,环控系统不再是硬件设备的简单拼凑,而是各功能模块的联合协作和灵活部署,赋能建筑生态转型升级。截至目前,钱江制冷、贵州国药集团、腾讯青浦数据中心、比亚迪、广州妇幼……在集成式高效机房实践中,海尔智慧楼宇步履不停。
本次获奖,是对海尔集成式高效机房方案创新实力的高度认可,更是行业向智能化、集成化迈进的有力注脚。面对未来,海尔智慧楼宇将携手更多合作伙伴,加码细分场景方案研发投入,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多可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