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能协会副监事长、热泵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赵恒谊
在国家大力推进“双碳”战略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是供暖领域的重要战略方向,新质生产力正加速培育,热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利用装置,在破解低碳发展困局中叩开了一扇通往清洁化供暖的大门。
步入绿色转型“深水区”,热泵行业面对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任务目标,提质增效的着重点主要聚焦于产品、服务、创新三大维度。在产品方面,产品品质是企业能否长期稳健发展的根本,从机组的稳定高效、轻音运行,到智慧管理,对品质的检验贯穿于应用实践的全周期,尤其是伴随整体性方案的落地,系统协同运作也被纳入产品品质的范畴,成为构建品质优势的一环。
在服务方面,热泵不是各类配件堆砌出来的单一产品,而是一套系统,在推进热泵应用落地的过程中,售前、售中、售后全流程服务共同构成了客户服务的完整链条。对于品牌厂家而言,锚定全生命周期服务才是恒久之道。在创新方面,虽然热泵在中国每年已有数百万台的销量,但聚焦产品能效和整体运维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紧密衔接,助力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行业新质生产力“最大增量”,推动热泵更好融入建筑生态,匹配制冷、供热、生活热水等综合需求。
当前,能源利用形式正快速从低碳密集化石燃料向低碳、可再生能源过渡,其核心是电气化,而电气化的根本在于热泵的普及应用和创新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和市场端,热泵应用“生态层”正不断丰富,应用版图加速拓展。一方面,从小范围供暖到整个社区乃至县城的供暖,方案覆盖体量持续攀升;另一方面,不止于建筑供热,工业供热、农林牧渔……细分生态需求凸显,给热泵产业带来了更多场景前景,为供热领域能源转型升级加码赋能。
纵观国内外经济形势,经济下行风险不断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在国际市场,2021年到2022年,中国出口欧洲的热泵数量暴增,近两年则呈现下滑态势。反观国内市场,在清洁取暖政策加持下,热泵领域过去五年的复合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的市场增长率,折射出行业高景气度。
事实上,面对不确定性攀升的国际国内市场,对热泵企业而言,唯有找准定位、发展主业,才能在复杂激烈的市场格局下做好“弄潮儿”。众所周知,热泵是一个不断完善发展的产业链,产品序列丰富多元,更需在普适性产品技术基础上,锚定差异化技术优势;也是一种能源形式,“纵·横”展开式下有数以万计的能源应用场景,给更多企业带来垂直生态场景中下好“先手棋”的机会。
能源危机下,绿色低碳和新能源体系建设的整体思路并没有改变,无论是主流赛道还是细分市场,热泵能源形势下,万亿蓝海市场正有待挖掘。期待在越来越多入局者的加持下,加速实现热能领域热泵这一新质生产力产业的增长,助力国家和全球的双碳目标的落地,让每一份能源价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