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国运营轨道交通总里程超1万公里,完成客运量322.4亿人次,运营路线规模、客流规模均居世界第一。在大规模、高速度发展趋势下,从“城轨大国”到“城轨强国”的转化路径指向何方?
作为最早布局城市轨交的暖通品牌,20年间走出一条持续向上的增长路线,海尔智慧楼宇见证了中国轨交产业崛起的步伐,也是国产轨交暖通产业从跟跑到领跑的一个缩影,在深耕实践中给出了进化迭代的答案。
从0到1 技术赋能挺进国产品牌“无人区”
海尔智慧楼宇从2004年进入城市轨道交通赛道开始,通过技术赋能方案更新迭代,不断冲破外资品牌封锁线。这20年的征程是国产暖通技术革新的升级简史,书写了国产暖通品牌久久为功的时代雄文。
纵观早期全国各大城市首条地铁建设历程,除了青岛,均采用外资品牌水机中央空调,以美系五大家为主导的产品霸占中国轨交市场多年。起步晚、发展缓、技术门槛低……虽然凭借高性价比在家装领域占据优势,但在城轨等技术要求高、设计复杂赛道,国产品牌仍然“失语”。
面对城市轨交赛道的国产“空白”,海尔智慧楼宇依托多年技术积累和创新技术研发,向未知进军,来到与外资品牌正面交锋新战场。2004年,海尔智慧楼宇中标广州地铁4号线,在轨道交通配套设施建设的历史上首次留下了国产品牌的名字。这是海尔智慧楼宇的第一步,也是全新领域里中国制造代替“进口”的第一步,为其日后成长为行业巨擘埋下伏笔。
在这之后,海尔智慧楼宇迅速开拓,接连中标深圳地铁、南京地铁、天津地铁、青岛地铁……诸多荣誉与成绩不断擦亮海尔智慧楼宇的科技创新底色。2010年,北京地铁建设提出“做全国里程第一,建全国最省电节能示范站”的口号”,对暖通节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海尔智慧楼宇以自主研发的磁悬浮高效机组作答“节能考卷”,打造中国第一个节能示范站,用实力诠释了轨交场景低碳建设更高水平,也让轨交行业看到了以海尔智慧楼宇为代表的国产品牌的新技术、新方案在新时期的发展潜力。
可以说,海尔智慧楼宇在轨道交通赛道的破局之路,再次验证了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持续拓宽技术研发应用边界,海尔智慧楼宇在不断优化创新体系布局的过程中,正实现气悬浮压缩机、MAX物联多联机等原创科技的重大突破,在与国际品牌的正面交锋中迭代进化,从0到1以前瞻布局创造轨交赛道的无限可能,奋力绘就绿色低碳运行的“轨交节能图”。
从1到N 智慧生态抢占“话语权”
绿色低碳理念下,城市轨道交通在日益成熟的过程中,已实现从“建管并重”向“建设、运营、产业经营协同发展”的转变。层次新了、设计复杂了、管理业难度大了,聚焦2024年空调系统的招标信息可以发现,对于轨交用户而言,对于高效率、智能化、节能性的定制化暖通方案需求日益旺盛。
在此背景下,方案搭建已不再是孤立的活动,也不是单一产品的技术较量,而是贯穿全运行周期,波及设备选型、方案搭建以及后期运维的多维度升级。不止于单一设备或方案提供,海尔智慧楼宇把“助力轨道交通绿色生态建设”作为新方向,持续聚焦场景需求痛点,加快多元场景全生命期智慧布局,与用户共创填补轨交建设序列空白。
基于楼宇大脑智慧控制平台和丰富产品矩阵,海尔智慧楼宇在助力城轨环控系统落地智慧方案的过程中步履不停。聚焦展台/站厅,办公车辆段,数据机房,TOD、能源管理等轨交行业五大核心场景,海尔智慧楼宇以开放智慧生态战略,将场景方案向硬件端以及软件端延伸,通过内部数据和应用的整合协作,推动形成可量化的能耗指标和运行管理,打造可感知的智慧绿色,让不同场景需求都能得到满足。
近日,随着《RT轨道交通》的《2024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市场数据预测报告》发布,海尔智慧楼宇拿下轨交暖通市场第一份额。事实上,依托多年来全场景生态布局,海尔智慧楼宇在轨交暖通市场一直胜券在握,智慧节能样板落地全国39城的239条地铁线,每年节省耗电量约1.35亿度,让联通城市的轨道交通动脉因智能而变得更节能。而这也并非其首次占据行业榜首,自2018年至今,海尔智慧楼宇已连续七年领跑行业,持续交出轨交行业满分答卷。
笔者认为,从0到1再到N,海尔智慧楼宇在轨道交通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背后是对创新生态驰而不息的探索。在这个技术为基、场景需求为导向的市场,向来是谁能够拥有硬科技和契合用户需求的方案,更受客户青睐,谁能够拥有话语权。一路走来,海尔智慧楼宇不断夯实产品技术实力,赋能多元场景需求,拥抱绿色低碳背景下城市轨交智慧节能在新时代。2023年,由海尔智慧楼宇牵头的行业首个《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能环控系统技术发展白皮书》正式发布,为城轨智能环控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不断刷新的成绩单,是海尔智慧楼宇从跟跑到超越的最佳注脚。面对越织越密的城轨网络,海尔智慧楼宇作为中国智造的代表,将以领先的硬核实力,在轨交现代化建设征程中勇担时代重任,必将大有作为、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