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2月6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和北京发明协会主办的第18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第8届创新大工匠颁奖会在京举行。经过严格评审,41位创新人物从1000余名项目发明人中脱颖而出,其中12人因其卓越的创新成就被授予“创新大工匠”称号。同方节能工程能源技术研发部总经理黄国华以全工况吸收式换热机组的研发应用成功入选!
黄国华,中共党员,同方节能工程能源技术研发部总经理、高级工程师、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科学技术协会先进装备分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
在能源转型和环境保护的大潮中,吸收式换热技术以其高效节能的特性,成为现代城镇供热的首选。黄国华以吸收式换热技术为基石,研发应用在隔压站/热力站的全工况吸收式换热机组,为中国城镇供热提供了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零碳解决方案。该技术列入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名录。他首创“全工况”概念,技术攻关百余项,授权并公开41项国家专利,创造经济效益数亿元。7个采暖季,累计实现供暖面积超5000万平方米,减排二氧化碳41万吨,推动了中国城镇供暖的跨越式发展。
不畏严寒,科技创新保民生
黄国华在调试机组
为研发高效、零碳的供热解决方案,黄国华秉承清华大学江亿院士团队的科学理念,依托于中核集团、同方股份的市场平台,用科技创造价值,倡导热电联产替代散煤锅炉房,攻坚余热回收热泵技术,倡导热量长距离输送,攻坚大温差低回水温度技术,致力于解决目前集中供热系统中存在的余热浪费和热网输送能力不足问题。
经过千次万次的计算、模拟、实验,黄国华历时2年,率先在国内提出并成功落地全工况吸收式换热机组,在保证我国北方城镇居民温暖过冬的同时,实现绿色过冬。他攻克了吸收式换热机组供热温域窄、变工况适应性差的技术难题,成功实现整个采暖季不间断供热,不再需要板式换热器,减小了供热站占地面积。这项技术使返回热电厂的水温稳定维持在20℃左右,为电厂余热回收利用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真正做到了供热零缺陷运行。
走向市场,建立能源新体系
黄国华始终将“产学研用”放在第一位,从2017年第一台全工况吸收式换热机组落地开始,他积极将自己掌握的技能、研发的成果投放市场,数年来硕果累累。
他首创了“基于能量流的机组能效状态诊断方法”,通过建立运行数据库,实时监控机组运行状态,实现全工况吸收式换热机组自预判、自优化、自修复。这一项技术的突破,为机组的自动运行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大规模推广提供了充分条件。截至目前,全工况吸收式换热机组在石家庄、太原、石河子、荣成、锦州、西安、赤峰、泰安、呼和浩特等覆盖10个省份的15个城市、300余座热力站都有项目成功应用,并且与多家单位洽谈合作意向。时至今日,全工况吸收式换热机组在冬日供暖市场仍然有着牢不可破的领先地位。
创新接力,续写技术新篇章
黄国华在办公室
黄国华从来不止步于当前,他的心里始终憧憬未来。依托中核集团、清华大学的科技和资源优势,他带领团队继续攻坚高温蒸汽热泵、CO2复叠超低温空气源热泵等先进能源转换装备,并即将完成示范项目落地。
黄国华秉持着自强创新、实干奉献的工匠精神,为国节能,为民节资,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他精益求精,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引领行业发展。因其在科研和工程领域的杰出贡献,他获得了中核集团“青年岗位能手”、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优秀共产党员”、中核资本“五四青年奖章”以及中共烟台市福山区委/烟台市福山区人民政府杰出人才等多项荣誉。他带领团队研发的全工况吸收式换热机组也荣获多项科技创新奖和科技进步奖,展现了他在能源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卓越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