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宏观经济分析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消息显示,初步核算,2015年1月—9月国内生产总值487 7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0%,二季度增长7.0%,三季度增长6.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9 195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97 799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250 779亿元,增长8.4%。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
结构调整,出口进入困局
首先,从国际层面来看,世界经济的复苏是不及预期的。前段时间,世界银行、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都纷纷下调了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普遍下调了0.2到0.3个百分点。另外一个因素,美国加息预期进一步强化,造成世界大宗商品价格、股市、汇市出现大幅动荡,许多国家货币出现进一步贬值,这样加大了中国出口的压力。所以三季度我国的对外出口增幅为-5.6%,降幅比二季度扩大了2.6个百分点,所以三驾马车中出口的下行压力加大了。
从国内情况来看,主要是我们国家仍处在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传统产业不仅在去库存,而且在实实在在地去产能,钢铁、水泥、建材这些传统产能过剩行业的增速都出现了下滑。1月—9月,粗钢产量下降了2.1%,水泥产量下降了4.7%,短期来讲对工业下行产生了压力。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前期增长比较快的,像汽车、手机这些行业,受市场容量限制进入了调整期。国际层面的因素和国内层面的因素相互叠加,加大了三季度经济下行的压力,这是三季度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回落的主要原因。
消费继续稳定增长
2015年1月—9月,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85 843亿元,同比增长10.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0 237亿元,增长11.7%。按消费类型分,1月—9月,餐饮收入23 071亿元,同比增长11.7%;商品零售193 009亿元,增长10.4%。在商品零售中,1月—9月,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94 926亿元,同比增长7.5%。
1月—9月,全国网上零售额25 914亿元,同比增长36.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1 510亿元,增长34.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0%;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 404亿元,增长43.6%。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穿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42.7%、26.3%和37.7%。1月—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 080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01 089亿元,增长7.5%。
工业生产缓中趋稳
2015年1月—9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集体企业增长1.7%,股份制企业增长7.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5%。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制造业增长7.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7%。分产品看,565种产品中有288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1月—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86 187亿元,同比下降1.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环比增长0.38%。
而1月—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7 663亿元,同比下降1.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6.13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38%。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
2015年1月—9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94 53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0%),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1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投资125 201亿元,增长11.4%;民间投资255 614亿元,增长10.4%,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4.8%。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1 007亿元,同比增长27.4%;第二产业投资162 189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投资221 335亿元,增长11.2%。从到位资金情况看,1月—9月到位资金417 717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20.5%,国内贷款下降4.4%,自筹资金增长8.2%,利用外资下降26.2%。1月—9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99 822亿元,同比增长2.8%。从环比看,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68%。
房地产市场还待复苏
2015年1月—9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0 53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2%),增速比1月—8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47 505亿元,增长1.7%,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7.3%。1月—9月,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39 865亿元,同比增长2.9%,增速比1月—8月回落0.8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14 871亿元,增长2.3%,增速回落1.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15 799亿元,增长2.1%,增速回落1.2个百分点。
1月—9月,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93 652万m2,同比增长3.0%,增速比1月—8月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82 919万m2,增长0.8%。房屋新开工面积114 814万m2,下降12.6%,降幅收窄4.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79 345万m2,下降13.5%。房屋竣工面积50 967万m2,下降9.8%,降幅收窄4.8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7 792万m2,下降12.7%。1月—9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5 890万m2,同比下降33.8%,降幅比1月—8月扩大1.7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4 916亿元,下降27.5%,降幅扩大2.9个百分点。
[page]1月—9月产业政策回顾
住建部新政:建造师挂靠将成为历史
“取消对企业资产、主要人员、技术装备指标的考核”,“取消《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和资质标准实施意见》(建市[2015]20号)第二十八条“企业申请资质升级(含一级升特级)、资质增项的,资质许可机关应对其既有全部建筑业企业资质要求的资产和主要人员是否满足标准要求进行检查”的规定。也就是说,企业资质升级不需要建造师了,企业换证也不需要建造师了。唯一需要建造师的地方是:工程项目上;新办企业资质。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正式实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39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批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189-2015,自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本次修订全面提升了公共建筑设计节能水平,同时开展了大量基础性研究工作,提高了标准的科学性及先进性;增加了对养分设计细节的标准化规定,提高了标准的可操作性。
发改委下调住房转让手续费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近日印发《关于降低房屋转让手续费受理商标注册费等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自2015年10月15日起,降低涉及住房和城乡建设、工商、农业、民航、新闻出版广电、林业等6个部门1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包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的房屋转让手续费。其中,住房交易方面,新建商品住房转让手续费,由现行每平方米3元降为每平方米2元,存量住房由现行每平方米6元降为每平方米4元。
《水源热泵系统经济运行》将于年底实施
2015年5月15日,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GB/T31512-2015《水源热泵系统经济运行》国家标准。这项推荐性国家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合理用电分技术委员会组织制定,将于2015年12月1日起实施。循环于地埋管中的水、井水、湖水、河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或上述各类水共用管路中的水可以作为冷源和热源,利用这些冷源和热源可以制取冷风热风冷水热水,制取冷风热风冷水热水的设备,就是水源热泵系统。
温控第一国标发布 2016年6月1日实施
被地暖业界誉为“温控第一国标”的《家用和类似用途地暖设备用温度控制系统的安全要求GB31459-2015》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该标准将于2016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标准包含了对控制居室内地暖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要求,也包含与管道泵、热水器、中央空调系统及楼宇自控系统等配套使用的地暖控温器系统的要求,还包含具有远程控制与智能控制功能的地暖控温系统的要求。
国务院取消《合同能源管理》补贴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再取消49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将84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调整为政府内部审批事项。今后不再保留“非行政许可审批”这一审批类别。其中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包括依据《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10)249号)文件,由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共同审批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审批。
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公布施行
近几年,因为频频爆出的“天价采购”“黑心采购”等问题,政府采购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其问题的背后,与政府采购法实施12年而与之配套的实施条例缺失有关。2015年2月27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条例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新出台的实施条例一大突破,就是明确了采购需求的内容,如规定采购人应当科学合理确定采购需求,明确采购需求成为政府采购的重要目标和依据,并规定采购标准应当依据经费预算标准、资产配置标准和技术、服务标准确定等。
江苏发文鼓励推广浅层地温能供暖制冷
《江苏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由江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于2015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国内首部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条例》在建设、购买、运营绿色建筑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在绿色建筑技术方面,提倡因地制宜、被动优先、主动优化的技术路线,推广应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雨水利用、余热利用技术和太阳能、浅层地温能等可再生能源。
[page]第二章 市场总体发展分析
进入到3季度的中央空调市场,并没有让行业人士感到欣慰。市场仍然延续了上半年的萎靡,有可能直到2015年彻底结束,糟糕的市场环境也不会出现好转。显然,经济新常态来了,寒冬将至。据《中央空调市场》对市场数据监测显示,2015年1月—9月中央空调行业实现总体销量406亿元,同比2014年整体市场下滑9.8%。
市场为何如此这般低迷恶劣?不妨从需求端和供给端两个方面来分析。供给在增加,需求在减少,这也许是导致市场出现下滑的直接原因,而且由于竞争程度的加大,平均利润率也比以往有所下滑。目前在中央空调行业,“僧多粥少”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而随着市场进一步走低,新一轮的洗牌在所难免。从需求端来看,政府招投标项目数量的减少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2015年1月—9月招投标项目的持续走低;其次,资金作为影响项目进程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房地产行业走势并不明朗导致项目启动时间延缓,甚至处于搁置和观望状态;再者,工矿企业发展不景气,企业为降低成本,外迁现象凸显,直接导致了这些企业对中央空调产品需求量的降低。
总体而言,2015年1月—9月中央空调行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渠道压货十分严重
市场不景气的时候,厂家为了保证销售业绩不下滑,更进一步集中地向渠道压货,而渠道的承载能力如今受到十分严峻的考验。据《中央空调市场》了解,有些厂家分公司为了达成任务指标,已经向工程商渠道压货,而原本的代理商已经囤满。毫无疑问,这种现象对代理商、分销商乃至工程商渠道都产生了巨大的消极影响。要想迅速的完成出货回笼资金,势必在价格方面也会进行调整,因此接下来的市场对厂家和渠道而言都将是巨大的考验。
(2)家装零售市场增速放缓
工装市场下滑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为了躲避风险,各大中央空调厂家也在纷纷转型家装市场,同时鼓励各自的渠道转向家装。近几年来,变频多联机和单元机产品之所以取得迅猛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家装零售市场的火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居住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家用中央空调作为改善居住环境重要因素,愈加受到消费者的重视。据《中央空调市场》统计,2015年1月—9月,家装零售市场仍然继续增长,不过较前两年相比有所滑落。
(3)乡镇市场或成新的方向
一二线城市激烈的市场竞争无法满足众多中央空调厂家对销售业绩的渴望,如今,不少厂家将触角延伸至县级市场以下的乡镇市场。尤其对于国产品牌而言,乡镇市场对价格的敏感程度较高,而这正是它们的优势所在。从目前渠道布局来看,不少传统家电企业的中央空调专卖店已经渗透至乡镇网络,价格实惠的单元机、小多联产品正好可以满足广泛的市场需求。据《中央空调市场》统计分析,未来几年,县级以下的市场将成为多联机、单元机重点挖掘的领域。
(4)价格战导致市场秩序紊乱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中央空调市场行情持续走低,为了抢夺订单和客户,厂家联合渠道不惜代价,无底价的竞争策略也导致市场秩序蒙受巨大打击。据《中央空调市场》了解,在一些区域市场,厂家为了任务指标,宁愿放弃利润也要赢得项目,而这背后极有可能会导致项目质量的下滑。毕竟厂家与渠道都要生存,如果舍弃利润必然会在产品及安装方面降低标准,以次充好忽悠客户的现象将可能大面积地出现。
第三章 主流机型分析
冷水机组市场分析
离心机市场分析
工装市场的不景气,直接导致离心机产品受到市场的冷落。据《中央空调市场》统计,2015年1月—9月离心机产品销量较2014年下滑幅度高达15%以上,下滑幅度之大创历史记录。离心机的糟糕表现也直接反映出市场上政府公建、商业地产项目的严重萎缩,而且不少传统水机厂家纷纷转向氟系统产品。
从品牌格局分析,传统的四大水机品牌中的约克、开利、特灵遭受市场冲击较为明显,本身其离心机销售占比过大,最先受到影响,而麦克维尔凭借灵活的市场运作仍然保持着稳定的发展。而国产品牌中,格力、美的、海尔近几年来一直在离心机领域有所突破,成绩斐然。尤其海尔中央空调在磁悬浮离心机产品推广方面不遗余力,并且中标了诸多样板工程,磁悬浮凭借着高效、节能、省电的诸多优势在节能改造以及商业地产项目中成为甲方青睐的对象。此外,近两年LG中央空调以及荏原在离心机产品上投入巨大,都获得不错的市场成绩。
从区域格局分析,华东、华南、华北3个地区依然是支撑着离心机产品销量的主要市场,占有率高达70%以上。不过在1月—9月,华北市场下滑幅度最为明显,市场占有率有所下滑。此外,华中、西南、西北、东北等地区,与往年相比都有着明显的回落,政府公建和商业地产项目的停建给离心机产品的增长带来不小的难度。
风冷螺杆市场分析
延续2015年上半年的低迷,1月—9月,风冷螺杆销量在整个产品中的占比继续下降。由于高额的设备造价、狭窄的应用范围等因素,风冷螺杆产品在市场上推广与发展有点举步维艰。在北方市场中,由于一系列的限制因素,风冷螺杆产品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减少,而在南方市场,风冷螺杆市场需求相对稳定。从产品的发展来看,风冷螺杆产品变频化将成为未来几年企业大力开拓的方向。
从品牌格局分析,传统美系四大品牌依然在风冷螺杆产品上处于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接近50%。其中,江森自控约克占比最高,麦克维尔紧跟其后,特灵、开利两大品牌风冷螺杆产品占比有下滑趋势。国产品牌美的、格力表现比较抢眼,市场占有率相比以往有不小的提升。值得一提的是,风冷螺杆作为顿汉布什的“拳头产品”,其市场占有率近几年有着明显的提高。此外,广州日立等品牌市场占有率虽然不高,但是依然保持相对的稳定份额。
从区域格局分析,风冷螺杆的地域性趋势比较明显。华东地区几乎占据风冷螺杆市场的40%以上,华南、西南、华中、华北也是风冷螺杆的重要市场。在更北方的地区,风冷螺杆产品在西北、东北区域受寒冷气候条件的限制,应用得并不多,市场占有率不高。从2015年1月—9月风冷螺杆产品表现来看,在各大区域都有着一定幅度的回落。
[page]水冷螺杆市场分析
由于水冷螺杆产品技术含量相对不高,进入门槛也相对较低,厂家众多,竞争程度比较激烈。可以看到,水冷螺杆产品在整体的螺杆机产品中占据较大的市场比重。这也与水冷螺杆产品的特性有关,应用范围广、使用灵活、不受区域限制等特点使得水冷螺杆机成为市场热衷的产品之一,此外厂家也一直在大力推广水冷螺杆产品。
从2015年1月—9月的市场表现来看,水冷螺杆延续上半年的低迷,市场占有率进一步下降。在品牌格局方面,由于竞争厂家数量众多,市场集中度并不高,市场销量比较分散。传统四大美系品牌仍然占据市场的主力位置,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但是从最近几年来看,有小幅度的下滑趋势,此外,顿汉布什也有不错的表现。国产品牌方面,美的、格力、天加等品牌的活跃度依然很高,另外,浙江国祥、东元等国产系品牌也有着上佳的表现。
从区域格局分析,水冷螺杆产品的市场占比依然集中在华东、华南、华北这三大区域,市场占有率已超过70%。不过在2015年1月—9月的市场,受到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与2014年相比这三大区域市场占有率有小幅度下滑。此外,华中、西南市场销量比较稳定。
模块机市场分析
模块机的诸多优势保证了其在2015年下滑幅度没有那么明显,模块机也成为冷水机组中下滑幅度最小的产品。模块机以高效方便、操作简单、安装方便、运行安全等优点在各行各业都占据一席之地,受到市场的普遍青睐。而且,价格优势是很多用户选择模块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品牌格局分析,传统四大美系品牌中,麦克维尔和江森自控约克保持着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与离心机、螺杆机不同,模块机是国产品牌在冷水机组中唯一占有优势的产品。格力占有率保持第一的位置,美的、天加、海尔也都有上佳的市场表现。此外,盾安、奥克斯、志高等国产品牌在模块机市场浸淫多年,取得不错的成绩。值得一提的是,EK空调在模块机领域也有着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从区域格局分析,华东、华北区域是模块机的主要战场,不过在2015年1月—9月华北区域占有率下滑明显。可以看出,模块机产品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华南、华中、西南地区占有率基本持平,均保持在10%以上,而西北、东北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page]多联机市场分析
在多联机产品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2015年突然减速刹车,疯狂发展的步伐逐渐稳定下来。据《中央空调市场》统计,2015年1月—9月,多联机产品较2014年同期下滑5%以上,这也创下历史新低。不过多联机市场仍然是目前中央空调行业最具发展前景的领域,越来越多的品牌加入到这个阵营中来,包括传统的冷水机组品牌、家电品牌,市场持续放量的同时,竞争激烈程度也在不断加强。
从品牌格局分析,传统的日系品牌如大金、日立(青岛)、东芝、三菱电机、三菱重工、富士通、松下(大连)等仍然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在市场上的排名比较靠前。近两年,随着三星、LG等韩系品牌不断加大市场投入,在全国各地的工装和家装市场上也获得了不错的发展。国产品牌方面,在格力、美的、海尔三大品牌的带领下,多联机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一波浪潮,包括天加、海信、志高、奥克斯、科龙、TCL、长虹等在内的国产系品牌也纷纷加强在多联机领域的布局。此外,江森自控约克、麦克维尔、开利、特灵、顿汉布什等美系品牌逐步开拓了多联机市场,并作为目前市场推广的重点,同时加剧了市场的竞争。
从区域格局分析,华东区域作为多联机的重要阵地,市场占有率较2014年同期略有下滑,整体市场容量也有小幅度下滑,不过华东市场仍然拥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华北和华南区域略有下滑,主要是因为整体市场经济的不景气,导致项目数量的急剧减少。此外,华中、西南区域保持稳定,比如湖南、湖北、重庆、四川等地市场基数较低,西北和东北区域市场占有率较小,变化不大。
溴化锂市场分析
近几年,对于溴化锂产品的发展而言,确实提前跌入一个寒冬期。在煤炭、化工、工矿企业都不景气的情况之下,市场对于溴化锂产品的需求逐年减少,这也使得溴化锂产品陷入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2015年1月—9月,溴化锂产品仍然延续上半年的萎靡,项目数量较2014年相比有着较为明显的萎缩,关于这一点不少厂家都已经明确表态。而且在2015年中,政府取消合同能源管理的补贴政策,这对溴化锂产品而言又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在品牌格局分析,2015年1月—9月的销售格局并没有太大变化。荏原、双良、远大三大品牌依旧在溴化锂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其中,荏原近几年来发展迅猛,2015年连续中标福建三明国际机场、长沙绿地中心、新疆广汇能源等重大项目。此外,松下(大连)、LG、希望深蓝等品牌也凭借各自的优势,大力拓展海内外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从区域格局分析,可以看出,华北、华东、华南其余是溴化锂产品的主战场,众多工矿、化工企业为溴化锂产品提供了丰沃的土壤。不过在2015年1月—9月,溴化锂产品在华北区域下滑比较明显,主要原因在于大型项目数量的锐减。虽然近两年来西北和东北地区对溴化锂产品的需求有所增加,但是不足以带动整体市场销量的上扬。
[page]水地源热泵市场分析
从近两年的市场来看,水地源热泵产品逐渐回归至理性发展的范畴,同时再也回不到前几年疯狂的发展阶段。2015年1月—9月,水地源热泵产品较2014年有所下滑,下滑幅度超过15%,但是从整体冷水机组产品来看,水地源热泵产品还算保持着平稳。2015年中,各地政府也对地下水开采相继进行规定规范,但是在一些偏远地区仍然无限制地开采地下水。未来几年,水地源热泵市场仍然将继续朝着规范的方向发展。
从品牌格局分析,由于水地源热泵产品进入门槛并不高,竞争厂家众多,其中包括不少的小厂家,也造成了市场秩序的紊乱,而且品牌集中度并不高。传统美系四大品牌中,麦克维尔、江森自控约克、开利保持着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克莱门特长期在水地源热泵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美意、顿汉布什、天加、盾安也凭借各自主打产品,在水地源产品领域中有所斩获。
从区域格局分析,水地源热泵市场在中国的发展呈现明显的区域性,华北、华东地区是主要市场。但是在2015年1月—9月,华北市场出现明显的下滑,市场占有率也进一步滑落。华南、华中地区市场占有率也均超过10%以上,近几年来一直保持比较稳定。
单元机市场分析
据《中央空调市场》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1月—9月,在其他所有产品线下滑的时候,单元机产品仍然保持了增长的步伐,虽然增长幅度不大,但是顶住了来自市场的强大压力。从近几年单元机产品的发展来看,快速规模化是其最主要的特征,而单元机产品之所以获得增长,也是来自于渠道强大的囤货能力。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宾馆、商场、超市、餐厅、KTV等场所的兴起将推动单元机的进一步发展,预计未来三四级市场会成为单元机的最主要增长点。
从品牌格局分析,国产品牌依然牢牢把控着单元机市场的话语权,格力、美的、海尔占据整体市场容量的80%以上,品牌集中度十分之高,寡头竞争已经形成。此外,奥克斯、志高、TCL等国产系品牌也在市场上加大投入,并取得不错的成绩。当然,除了国产品牌之外,传统的日系多联机品牌以及美系水机品牌都在单元机产品上取得一定的销售成绩,虽然市场占有率较小,但是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稳定。
从区域格局分析,华东、华南地区仍然是单元机市场的第一阵营,而这两个地区也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市场。从近几年的市场来看,华东地区每年的市场占有率都超过40%,一直保持着比较稳定的状态。而华南、华中、华北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平衡,单元机产品也保持着较好的增长势头。不过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迁移,东北、西北区域将会是未来单元机市场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page]末端市场分析
随着中央空调行业发展的愈加成熟稳定,末端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都更加完善,但是由于市场准入门槛较低,从事末端产品制造的厂家数量众多,市场竞争比较激烈。据《中央空调市场》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1月—9月,末端产品较2014年同期下滑10%以上,虽然下滑幅度较大,但是仍然保持了稳步发展的态势。未来末端产品的优化设计及附加功能的发展,将成为创造不同行业所需的个性化、特殊化室内环境的重要手段。
从品牌格局分析,传统美系四大品牌长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市场占有率近40%。国产品牌中,天加作为传统强势的末端品牌,多年来在医药领域建树颇多,有着不错的市场口碑。在2015年1月—9月的市场中,天加依然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步伐。此外,浙江国祥、盾安、EK等品牌也在末端产品中收获了不错的市场成绩。
从区域格局分析,华东、华北、华南地区是末端产品最主要的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这也是与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有关。国内最著名的末端制造基地——山东德州和江苏靖江是华北和华东市场的一个缩影,如今生产末端产品的小厂家遍及全国各地。在华中、西南地区,末端产品发展保持平稳,西北和东北地区略有下滑。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V客暖通网的内容,“原创”或“独家”的信息、数据及图片、报告等均为本网原创,其版权均属V客暖通网所有。原创作者享有著作权,著作权受我国法律保护,未经V客暖通网书允许,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已获许可转载的,请注明“来源:V客暖通网”。具体版权合作事宜,请见V客暖通网法律声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