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平台
网罗暖通空调行业最前沿资讯
解锁暖通行业更多精彩,“抖”在这里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1%,但是整个居民消费价格(CPI)环比上升0.2%,同比上升2.8%(去年同期为-1.5%),同比涨幅为2008年10月以来的新高。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6.8%(去年同期为-6.6%),环比上涨1%,增速较快,显示通胀压力较大。对此,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李国祥指出,解决目前的物价上升问题,需要强化通胀预期的管理。 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指出,4月份物价上涨仍然是结构性温和上涨。但是考虑到去年物价的低点在二季度,这加大了近期价格运行的上升压力。 央行对此密切关注。央行在5月10日发布货币政策报告认为,近期极端天气、重大灾害引发了未来农产品价格的上涨预期。为此,应采取综合措施增加国内农产品供给,保持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基本稳定。央行“需要通过适当的政策操作切实管理好流动性和货币信贷总量,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在管理通货膨胀预期中的作用”。 兴业银行判断,预计5月份暂时不会加息,在未来几个月CPI涨幅如果超过3%,央行可能启动加息进程,时间窗口可能在6-9月。 食品和居住价格拉动 盛来运指出,4月份CPI同比涨幅上升2.8%,比上个月扩大了0.4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2%。从结构看,主要是食品和居住类价格上涨拉动。 目前,国家CPI篮子有八大类,包括食品、居住、烟酒、衣着、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4月份除了衣着和家庭设备价格下跌外,其他6类价格持平或者上涨。最明显的是食品和居住类。 4月份,食品价格上涨5.9%,仅这一项就拉动CPI上涨1.9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上涨4.5%,拉动CPI上涨0.7个百分点,这两项合在一起拉动2.6个百分点,占2.8%同比涨幅的93%。盛来运指出,“从这个方面看,4月份CPI价格涨幅扩大仍然是结构因素造成的,是一种结构性的价格上涨,不是全面的上涨。” 而近期蔬菜和居住类价格拉动整个物价涨幅达到2年内新高,可能由短期、长期因素同时作用造成。 以蔬菜价格为例,孙军与商户沟通发现,东北很多菜苗在今年4月份的低温期间被冻坏,低温还导致很多菜棚增加了烧煤取暖时间,提高了成本。 5月10日,八里桥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41种蔬菜的平均批发价格为3.06元/公斤,比上周下降24%,但是与去年同期比,则上涨41%。其中,土豆批发价格为2.6元/公斤,与上周持平,但是比去年则上涨了100%;西红柿批发价格为4.3元/公斤,比上周下降2%,但比去年同期则上升79%。 盛来运指出,今年西南部分地区长期干旱,全国大部分地区开春以后气温比正常年份偏低,而且不少地区出现倒春寒,不利的天气对蔬菜的生产、供销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而且现在生产资料价格也在上涨,这样影响了生产的成本和运输的费用。综合以上这些因素引起了部分食品价格上涨。 通胀预期管理需强化 不过,考虑到去年的物价低点在此后几个月,因此接下来几个月物价同比涨幅仍将进一步提高。 对此,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李国祥指出,解决目前的物价上升问题,需要强化通胀预期的管理。比如很多农民对粮食惜售,其实就是预期物价上升的表现。 而现实的农产品价格上升,包括很多中长期因素,比如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成本上升,短期内化肥价格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农民耕种收入往往和打工收入对比,打工收入上涨,农产品价格也要涨,否则没人种地。”李国祥说。 不过,输入型通胀以及国内低利率引起的流动性过剩,也是物价上涨需要直面的问题。 4月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2.0%,涨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燃料动力类上涨24.0%,化工原料类上涨7.4%。作为石油化工下游产品,燃料动力类价格上升,必将对化肥等农业等生产成本造成影响。 “从国外进口的大宗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偏大。能源价格4月份当月同比增长46.4%,金属品、矿石价格增长44.2%,这些价格对国内生产产生影响。”盛来运说。 与此同时,价格上涨压力也来自于仍比较充足的流动性,4月份广义货币M2增长21.5%,M1增长超过30%。 央行货币政策报告,也指出要通过适当的政策操作切实管理好流动性和货币信贷总量,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在管理通货膨胀预期中的作用。针对资产市场,则需要“将金融杠杆率保持在一个合理审慎水平,防止房地产等资产价格过快上涨而强化一般消费价格上涨的预期。”要采取综合措施增加国内农产品供给,积极稳妥地推进水、电、油、气等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 兴业银行鲁政委认为,考虑到目前CPI未突破3%的警戒线,在6月份有再度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最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