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经济态势依然整体低迷,暖通空调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样处于低位运行的状态。据《中央空调市场》前3季度报告显示,2015年前3季度相比2014年同期下滑9.8%。从细分产品方面来看,除单元机有微弱增长外,其他产品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就连一向坚挺的多联机产品也首度出现下滑。据预测,2015年中央空调市场同比2014年下滑幅度将超过10%。可以肯定,2015年中央空调全行业亏损已成定局。(表1、表2)
对
于2015年行业极其“糟糕”的市场表现,以及不太明朗的经济形势和行业白热化的竞争态势,如何“逆势上扬”成为全行业所面临的挑战。危机下,行业还有没有出路?品牌又将如何实现增长?
事实上,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要善于思考,不断开拓创新,行业一定会有新的增长点。
近日,中国新风行业联盟年会暨新风系统技术应用论坛会议在南京举行。与以往不同的是,新风行业联盟年会不再是单独举办,而是与2015全国暖通空调与热泵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暖通空/地源热泵专委年会同期举行。此举使许多暖通空调企业近距离了解了新风系统,受众面大大增加。
如今,中央空调行业走入低谷,而新风领域却异军突起,引起了厂商的广泛关注和参与。据统计,目前国内新风厂家接近250家,且还有投资者不断涌入。新风市场如此“疯狂”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奥秘?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3点:
1、打“健康牌”破市场坚冰。近年来,以PM2.5为主的空气污染已成为全社会大众面临的突出问题,雾霾已成为社会公害,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极大影响。在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有效提升室内空气品质,已成为公众关心的焦点,如何对建筑室内空气实施有效的监测和治理,也被越来越多的层面所关注和重视,而新风系统的运用对改善人居环境起到不可或缺作用。
新风系统首先将室外的空气吸入机身内部,对空气进行极致的净化和过滤,将PM10、PM2.5、细菌、尘絮等多种污染物排除之后,再将新鲜空气输送入室内。这样一进一出,就能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洁净和新鲜。而且,目前很多新风系统都带有全热交换系统,这意味着新风系统在换气的同时,会对室内空气中的热量进行回收,保证室内温度不会在换气过程中发生变化。
由此可见,如果房间内部安装了新风系统,不但不用担心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等空气污染的问题,而且能享受恒定温度带来的舒适性。即使室外是雾霾天,也依然可以在室内呼吸健康而洁净的空气!
2、门槛低,收益高。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新风行业联盟名誉主席路宾告诉《中央空调市场》:“2016年,新风市场渠道增量将明显增加,空调企业、采暖代理商、工程公司、家装企业等将大举进军新风市场。”
据统计,在目前近250家新风企业中,年销售过亿元的企业并不多,主要以
松下、兰舍、森德、远大、霍尼韦尔、爱迪士、大金、百朗、布朗、环都、迈迪龙为主,而更多品牌的销售额在几百万元至数千万元之间徘徊。司空见惯了数亿元乃至数百亿元销售额的中央空调企业,诸君肯定对这点销售额嗤之以鼻吧!但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业资深人士介绍,一家亿元的新风企业,年利润可达30%,甚至更高,远远超过中央空调企业。另据传,格力、美的、海尔等行业大咖已经成立了针对新风相关的部门,一旦新风市场破百亿元规模大关,这些大咖们极有可能量产。可以肯定,如若格力、美的、海尔等品牌一旦介入新风市场,必将改变新风市场的竞争格局。
[page]3 、尚在市场培育阶段,其前景不可估量。据统计,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新风系统行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达到2.7%。在欧洲,新风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了40多年。在许多发达国家,如德国、法国,新风系统已经成为建筑物的标配设施系统。日本法规也规定,新风系统的安装都是强制执行的,2003年之后的日本建筑使用新风系统的概率达到100%。而在中国目前新风系统普及率不足1%,未来市场一定是粗放式增长。(表3、表4)
路宾表示,雾霾因素引领消费观念,舒适系统集成商专业一体化服务解决方案成为发展趋势。在目前房地产市场萎缩,暖通市场萧条的大环境下,做好存量市场将成为暖通公司生存的主要土壤。而新风系统将成为空调、采暖等渠道商新的发力点,也正因为新风普及率尚低,对渠道商而言,面对的存量市场也是最为巨大的。
分析人士认为,为确保建筑节能和让老百姓呼吸上健康空气,政府极有可能会效仿欧美以及日本的做法,从政策层面对新风系统施行强制立法。据了解,根据住建部的要求,工程建设行业标准《住宅新风系统技术规程》已列入编制计划。这将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住宅新风的技术标准!更可喜的是,该标准将强制规定京津冀等重空气重污染地区新建住宅必须安装新风系统,这也是首次由国家部委强制在普通住宅强推新风系统。届时,新风系统将会迎来爆发式的增长。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V客暖通网的内容,“原创”或“独家”的信息、数据及图片、报告等均为本网原创,其版权均属V客暖通网所有。原创作者享有著作权,著作权受我国法律保护,未经V客暖通网书允许,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已获许可转载的,请注明“来源:V客暖通网”。具体版权合作事宜,请见V客暖通网法律声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