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开利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季岱维(David Gitlin)接受了《中国日报》(China Daily)的独家专访,就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投资规划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季岱维在专访中强调了投资中国对开利集团长期增长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开利在中国市场的最新动态和未来发展计划。
▲季岱维接受《中国日报》(China Daily)专访现场
投资中国对开利的长期增长至关重要
开利公司,一家历经百年沉淀的全球智能气候和能源解决方案杰出供应商,正沿着“全新开利”的转型之路阔步前行,更加专注于暖通空调(HVAC)及冷冻领域的深耕细作。中国,这个致力于实现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已然成为开利未来发展的核心战略市场,开利将运用其专业技术和创新成果,助力中国实现碳减排目标。
2020年4月,开利公司成功实现独立挂牌上市。“上市为公司提供了清晰的自我定位和擘画未来发展的关键契机。”开利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季岱维(David Gitlin)强调,“我们的愿景是成为全球智能气候和能源解决方案的杰出供应商,在新战略的指引下,开利将全面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借助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为客户提供高效、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转型
在过去的数年中,开利不仅将发展重心更聚焦于HVAC领域,也在积极实施战略转型与产品组合的优化。作为更专注的全球智能气候和能源解决方案供应商,开利正在有条不紊地剥离那些与核心战略不相符的业务板块,明确了退出业务的优先级,并迅速采取行动以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去年12月,开利宣布成功出售其商用冷冻业务,并在今年3月份宣布了工业消防业务的出售协议。
开利还通过并购优质业务板块来加固其业务基础。在今年1月,开利成功完成了对菲斯曼集团旗下菲斯曼气候解决方案业务板块的收购,这标志着开利发展历程中又一重要里程碑。
季岱维(David Gitlin)表示,“我们坚信,聚焦核心业务不仅是重塑企业文化、打造新团队、设定新航向的关键所在,也能激励我们的员工为客户提供更卓越的服务。”
发展
季岱维(David Gitlin)于2月末访华时表示,中国正积极推行绿色低碳能源转型,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中国市场将继续作为开利转型战略中的核心支撑市场,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自1987年在上海成立合资企业以来,开利凭借深厚的专业技术与全产业链优势,在中国暖通空调和冷冻行业中建立了卓越的行业影响力。我们已构建了涵盖研发、生产、市场推广、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的产业链。
目前,开利在中国设有多个分支机构,包括位于上海的区域总部,遍布全国的300多个销售和服务网络,11个生产基地以及5个研发中心,员工总数达11000人。开利的产品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众多标志性项目,如北京水立方、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以及国内多个城市的地铁线路等。
开利与国内合作伙伴及供应商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季岱维(David Gitlin)对开利中国团队所取得的成就大加赞赏,他们为中国及全球市场开发的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已出口至全球各地,服务于广大的国际市场。他表示:“这是一个非凡的成就,我们为拥有如此卓越的团队而感到骄傲。他们不仅具备出色的专业能力,更能协助客户实现节能减排的战略目标。”
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并抓住新的增长机遇,开利近年来不断调整在中国的业务重心,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商用暖通空调业务75%的销售收入来源于数据中心、电动汽车生产等工业基础设施领域,相较于五年前的30%,这一比例有了大幅的提升。
季岱维(David Gitlin)表示:“我们公司的整体战略在于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增长机遇。今年,开利对在中国实现我们的高增长目标充满信心。”
长远来看,开利将继续扩大在中国的运营规模和投资力度。作为暖通空调最大市场之一,中国市场对开利亚太地区的增长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将继续秉持全球视野,不仅在中国,更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寻找并落实投资机遇。过去五年,我们在中国的投资已接近5亿美元,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增加对运营、研发、数字化产品及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的投入。”
在中国,开利将进一步实施多渠道、多品牌战略。季岱维(David Gitlin)提到:“我们根据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品牌产品”。除了在中国和美国制造的开利产品外,还提供包括德国菲斯曼、日本东芝、中国积微和意大利利雅路等一系列品牌的产品,每个品牌都旨在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
此外,开利计划在未来几年内进一步拓宽分销渠道,将业务深入拓展至更多二三线城市。季岱维(David Gitlin)表示:“我们力求在保持一线城市头部地位的同时,不断向二三线城市扩展,以充分把握中国乃至更多区域的增长潜力。”
与此同时,开利也在积极转型为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提供商,即从产品设计之初,就邀请工程师参与,并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持续提供技术支持与升级服务。季岱维(David Gitlin)特别强调:“考虑到一些机组可能使用长达二三十年甚至四十多年,我们希望通过数字化服务确保这些设备在其生命周期内得到及时地维护与升级。”
最后,季岱维(David Gitlin)重申:“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在中国的长期发展,并为我们的客户不断创造持续的成功与卓越的价值。”
以上内容来源自《中国日报》(China Daily)对季岱维(David Gitlin)所做的专访以及由此发表于其2024年3月13日刊上的《Investing in China pivotal to Carrier's long-term grow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