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双碳”政策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在推进“双碳”的过程中,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将发生巨大的改变,这需要各地区、各行业、各企业共同参与,也需要城乡居民的支持与配合。在这个大背景下,无论是各大设计院的专家,还是暖通行业的品牌厂家和设计师,都对装配式机电的发展抱有极大的期待,并投入了相当多的精力推动这一产业的发展。
图/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安装分公司总工程师、装配式机电总工联席会议副秘书长 吴光海
众所周知,装配式建筑是机电系统、机构系统、外围护系统的主要部分采用预制部件集成的建筑,建筑主体结构部件基本在工厂流水线上模块化生产,不仅省去了传统建筑复杂的工序,缩短了建设工期,而且大幅降低了对于材料的用量和损耗。因此,在国家“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装配式建筑无疑是建筑领域节能减排的重要抓手。但是,即使在各方推动下,我国装配式建筑在发展过程中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较于传统建筑模式,装配式建筑对人力、物力、时间的节省是毋庸置疑的,甚至可达到20%~30%,但其运输成本确实要高上很多。可以说,运输成本高是其推广受阻的核心原因之一。若无法解决这一问题,所有的布局和设想都只是空中楼阁,难以落到实地。
积力所举,则无不胜;众智所为,则无不成。从“分散”走向“聚合”是新时代的趋势,事实上,这也是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或者说是业内人士的期待。若是企业间能够打破信息壁垒,从设计端到采购端,从工厂端到安装端进行集约化,打造一个系统化的集群,把设计共享、工厂共享,实现“一模到底”,减少中间重复性成本,降低运输成本,装配式机电行业将会实现突飞猛进的发展。未来,我们也将以“降本”为中心目标去规划企业的相关工作,以便更多的客户能够选择装配式机电。
事实上,为了节约中间运输成本而形成的集群,其本质上也是产业联盟,或者说是构建起了一个新的商业建筑模式,即“共享”。在传统模式中,不确定几乎成为常态,特别是产品设备的定型,有的时候甚至是不到最后期限就定不下来。而装配式建筑最重要的就是预先确定,唯有提前将一切确定好、规划好,流水线式的制造才能够进行。可以说,归根究底还是现有商业模式制约了装配式建筑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在杭州,我们公司团队打造了杭州智慧之门项目全预制装配式高效机房,为杭州智慧建造立下新标杆。当智慧化社会被上升至国家级战略并且迅猛发展的同时,在杭州世茂智慧之门建筑形态之下的,是对于未来智慧办公的跃进求索,也是全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业内标杆。
未来,推动装配式建筑应用的道路上,我们公司将携手合作伙伴,发挥数字化优势,致力于打造产业联盟,培养“高精尖”技术人才,将制造能力发挥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