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两会在北京顺利召开,这是一场汇集民意的盛会,也是国家政治和经济的方向标。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民代表和委员们以建议和提案等方式,就民生和国家发展等建言献策,继而转化为相对应的政策和举措,促进人民的生活质量提高、推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本次会议上除了关于医改、生育、退休金、房地产、农民待遇、影视管理等话题,绿色低碳发展也是热议话题之一。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上向世界宣布“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后,为实现“双碳”目标我国举国上下为之积极奋斗。2021年的全国两会,“双碳”目标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展现了我国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巨大勇气,展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国担当。2022年,“双碳”在全国两会上热度依然不减,再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绿色低碳转型也因此依旧备受关注。今年的全国两会,“绿色低碳”成提案高频词,包括减污降碳协同、绿色金融、生态产品价值、碳市场建设、碳汇、热泵等关键词在提案中不断出现。
》》政府工作报告: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重点领域节能降碳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加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建筑、工业和交通是能源消费三大领域,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35%,空调能耗约占公共建筑总能耗的50%。”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蒋立者表示,作为公共建筑中的绝对能耗核心,中央空调系统的能效提升面临着巨大压力。蒋立认为,应制定中央空调系统能效检测及评价国家标准,建立透明的设备方、业主和国家权威检测机构三方用能监测体系,助力实现国家“双碳”目标。
四季沐歌冰火系列空气能产品:变频双一级 节能更省电
》》政协首次增设“环境资源”界别
中国政协首次增设“环境资源”界别,这是自1993年全国政协增设“经济”界别以来,全国政协界别的又一次重大调整。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共34界别,2172人,其中环境资源界共85名委员。环境资源界委员不乏来自生态环境部门、能源部门、电力部门、水利部门、自然资源部门等领导干部,还包括多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等。“环境资源”界别的新增,体现了国家目前对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态度,对低碳减排的发展决心。
》》发展热泵技术,实现热量零碳供给
“目前,我国18%的燃煤和40%的天然气用于产生热水或低压蒸汽,为建筑供暖和非流程制造业提供温度低于150℃的热量,由此产生我国24%的二氧化碳排放份额。”因此,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首农食品集团知联会会长唐俊杰指出,除电力系统和生产过程脱碳外,实现建筑供暖和非流程制造业所需的150℃以下的热量脱碳成为实现碳中和的第三大重点任务。
热泵是各国大力发展的供热方式,在我国有巨大推广潜力。热泵通过电力驱动,从低温热源提取热量,在较高温度下释放,可高效地满足150℃以下的各类热量需求,是实现零碳热量供给最有希望的方式,已获学术和产业界普遍认可。我国电力、流程工业和数据中心等年产余热约200亿GJ,利用热泵技术回收其中的70%,即可满足城镇建筑供暖和非流程制造业的热量需求,并降低17.2亿吨供热碳排放。新型电力系统建成后,即可实现热量供给零碳化。未来的目标是建设热量共享系统,通过跨区域热网和跨季节储能调配供需;通过热量变换满足不同需求,最终实现零碳热量供给。
唐俊杰认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破解难题:一是大温升高温热泵和蒸汽制备技术,将中低温热量进行温度品位提升,并替代目前的燃煤燃气锅炉。二是热量变换技术和装备,这是多热源多热汇的热量共享系统的核心技术和装备。目前已形成系列产品和国家标准,但需增大变换区间,实现不同温度品位热量之间的高效变换。三是大规模跨季节储热库,这是充分利用不同时空余热资源并使相关系统可靠运行的关键。我国需要几百个千万立方米级库容的热水库来满足全面零碳供热;需要创新国土利用理论,多方面协同,按照基础设施用地方式解决跨季节储热设施建设的土地利用问题。四是输热管网,需要规划跨区域管网,加大高差隔压、水击、腐蚀、输送能耗等方面攻关。
为此,唐俊杰建议建立健全相关法规,把工业排放的热气、热水纳入环保管理;明确未来几年后排放到大气的各类气体温度不得高于60℃,排水温度不得高于40℃。把此类余热的回收归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建立按温度品位定价的机制,明确获取90℃以下的热量不得采用直接电热,根据要求温度的不同给出电力制取热量的效率下限;完成零碳热量供给规划,包括未来余热资源及供需走向、储热库位置和规模以及全国余热输配主干线等;制订热泵技术发展路线,到2060年,供热系统和设备仅有2~3次更换期,应尽快制订经济可行的热泵技术发展路线;加强科技投入,组织相关单位在工质、专用压缩机和高温流程、关键配件、系统集成等方面开展攻关,同时,通过示范工程带动产品研发,并解决政策机制问题。》》推动农村地区普及绿色建筑,因地制宜发展空气源热泵等技术
全国人大代表、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认为,现有规划在城镇绿色建筑方面较为完善,但在乡村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方面相对薄弱。“十四五”是乡村振兴、传统农房更新换代为现代建筑的关键时期,也是绿色建筑在农村普及的窗口期。
国家计划“十四五”全国新增建筑光伏0.5亿千瓦(50GW,含分布式和一体化)以上。根据屋顶分布式和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发展和成本降低情况,结合可安装空间潜力(1000GW以上)考虑,可大幅度超额完成规划目标。为了在北方地区清洁采暖方面取得新突破,需要加大力度推广使用地源热泵技术。因地制宜发展地表水源热泵、浅层土壤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技术。
》》近年各地因地定策发展热泵,热泵发展成燎原之势两会上关于发展热泵的声音来源于近两年的清洁能源发展现状,热泵在替代燃煤等化石能源的实践中,发挥了节能、减排的优势,在建筑采暖、农工业等用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益于“煤改电”的实施,空气源热泵行业近年来在中国市场发展迅猛。为了大力推广空气源热泵技术,国家相关部门更是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国家强制规范《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于2022年4月正式实施,本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文件中专门列有空气源热泵和地源热泵系统章节,多方面明确施工标准,切实发挥热泵减碳的作用。
各地因地施策,纷纷出台关于热泵的扶持及发展政策,宁夏石嘴山市“未来十年农村供暖以太阳能热泵为主”、内蒙古“十四五”推广电锅炉、热泵、分散式电采暖”、北京“副中心不再新增独立燃气供热!推动空气能热泵等分布式供热方式”、青岛“大力发展空气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应用”、济南“鼓励并规范热泵技术的推广应用”、德州“持续推进清洁取暖,大力推行空气源热泵等新型能源产品”、国管局“2022年公共机构因地制宜推广热泵技术”、上海“到2023年推广90家公共机构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热水项目”、天津“因地制宜推进清洁取暖,推广空气源热泵等技术”、湖北“十四五城乡建设:鼓励采用太阳能、空气能、热泵等解决新增采暖需求”……
》》国际能源署:去年全球能源碳排放量低于预期,得益于热泵等新能源增长
热泵不仅在国内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在国际上,热泵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也非常巨大。国际能源署(IEA)周四表示,2022年全球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368亿吨以上,再创历史新高,但较2021年增长不到1%,增幅低于预期,得益于太阳能(7.100, -0.01, -0.14%)、风能、电动汽车和热泵等清洁能源的增长。相比之下,2021年全球能源领域的碳排放量增长了6%。IEA执行干事法提赫·比罗尔在一份声明中说:“能源危机的影响并没有像最初担心的那样导致全球排放量大幅增加。这要归功于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热泵和节能技术的显著增长。”IEA表示,如果没有清洁能源的增长,去年的碳排放量增幅将是目前的近三倍。2021年四季沐歌联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共同成立
双碳技术研究中心
四季沐歌,低碳清洁能源综合服务商,23年来一直专注清洁能源行业的研究与发展,着力发展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光伏等能源产业,为建筑、园区、城市级客户提供采暖、制冷、热水等服务,推动国家双碳目标实现,助力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