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幅员辽阔跨度大,从北极村到永夏岛,从漫漫黄沙到涛涛海滨,每隔几百千米,气候模式都有明显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受到影响。尤其对于需要冬季取暖的北方,取暖方式、取暖要求受当地气候环境的影响颇大。多数居民取暖采用烧煤取暖或集中供暖的方式,但是都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
如何实现寒冷地区的清洁取暖,是暖通设计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会遇到哪些困难。
丨NO.1 气候环境复杂性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我国划分为五个气候区,分别是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寒冷地区是指最冷月平均温度-10℃~0℃,日平均温度≤5℃的天数为90~145天的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宁夏、陕西大部、辽宁南部、甘肃中东部、新疆南部、河南、安徽、江苏北部以及西藏南部等地区。
由此可见,寒冷地区以北方省市为主,并且横贯东西,地理环境、综合气候环境变化明显且复杂。这也就意味着,没有一套通用的暖通解决方案,必须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的取暖需求灵活设计,达到满足实际需求和清洁运行的协调统一。
丨NO.2 生活方式多样性
对于寒冷地区的城市而言,冬季采用集中供暖,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取暖问题。但是其他非集中供暖区域,取暖方式各有差异,其中又以烧煤取暖最为常见。
烧煤取暖作为植根于传统的生活方式,集取暖、烧水、做饭等功能一体,且取暖成本、改造成本较低,更符合人们的生活需求。但是,其弊端也非常明显,环境污染严重、安全隐患大、取暖不变等等。
因此,取暖方式的改变和推进,并不仅仅是产品解决方案,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解决方案。
丨NO.3 方案可靠性
如果暖通设计师针对不同区域的气候环境提出了可行的取暖方案,并且得到当地居民认可,但如何彻底实现取暖方式的改变,还取决于暖通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寒冷地区冬季温度一般持续-0℃以下,并且昼夜温差大,频繁遭遇雨雪、大风等,温度甚至可能达到-30℃。在这样的环境下,暖通解决方案的运行高效与否、稳定与否,直接影响了居民取暖的舒适性。
以日立寒冷地系列为例,通过提升空调系统的压缩机性能、除霜能力等,实现了-15℃维持额定制热工况制热能力,能力无衰减,且制热运转温度范围扩展到-30℃,基本覆盖了我国大多数寒冷地区。
丨NO.4 功能延展性
对于非集中供暖区域,使用暖通空调解决方案取代烧煤取暖后,不可忽视对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如对于冬季热水的使用,暖通空调是否能够提供系统的替代方案?对于成本方面,用电取暖是否能与烧煤取暖持平、甚至更低,都影响到暖通方案的推广。
此外,对于使用体验而言,空调取暖出风是否舒适、温度是否便于调节设置等,也应成为暖通设计师在构思解决方案时的人文关怀考量之一。
丨直播预告
基于多种气候因素研究和解决方案实践,目前我国寒冷地区的清洁取暖方式改变推进中,空气源热泵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方案,并且在煤改电工程中广泛成功应用,得到居民认可。
那么,如何根据特定气候因素和实际需求,设计一套可行的空气源热泵解决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空气源热泵技术有哪些技术难点需要特别注意?
5月25日19:30,第五期《菁英面对面》特别邀请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倪龙,《暖通空调》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刘承军,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客户支持部区域技术总监李森等,共同探讨空气源热泵在低温环境下健康可靠运行的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