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房地产、商业地产及公共建筑的大规模投建,使得中央(商用)空调的产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对于社会中的整体能源消耗来说,中央空调的能耗在整个社会的能耗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随着整个社会都在倡导节能减排,也使得采购方对空调的节能性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与重视。因此,符合国家标准的能效标识,作为系统能耗的重要评价指标,正在被各家中央空调品牌所重视。
GB/T18837-2015能效标识实施
2016年7月1日,国家相关部门开始正式实施 GB/T18837-2015能效标识,在此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关于APF相关的要求,并明确了APF测试的各数据的计算方法及测试要求。而在此之前,采购方与各个品牌企业,都在使用IPLV能效数值。IPLV之所以被APF取代并被迫推出历史舞台,是与其在评估节能的局限性上分不开的。
美的中央空调作为中国中央空调行业领导者,为了推动APF能效标准在中国的实施,同时促进美的中央空调在产品研发及产品品质上的不断突破,美的积极响应APF新能效标准(GB/T18837-2015),对2016年7月1日以后出厂的多联机产品全部按照新的标准进行测试及生产。
在2016美的中央空调新品全国巡回推广会上发布的美的全直流变频智能多联机组,已经开始用APF计算空调能效,积极响应国家能效政策。
IPLV(Integrated part load value)
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
它源自于美国, 1988年开始为ARI所采用,1998年开始作为冷水机组的考核指标被广泛应用;在中国是从2008年《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 21454-2008)中开始正式应用IPLV(C),在中国分为5个等级,最低为5级,IPLV数值不得低于2.8;最高为1级,IPLV数值应高于3.6;最早的IPLV指数计算时主要考虑的是制冷状态下的参数,在后期才开始加入制热模式下的部分参数。
我们从其名字来源可以看出:他主要是用于分析制冷模式下的部分负荷能效指数;而现在的建筑在空调使用中,越来越多的空调被用于了冬季的取暖制热运行,所以再用IPLV(C)来做为空调的主要节能评价指标就显得有些片面了,IPLV的评测方法也就不能对空调的制冷制热整体的使用节能性进行全面的评价了,因而自2013年以来暖通空调行业中石文星教授等提出使用APF来评价空调的能效指数。
APF (Annual Performance Factor)
全年能源消耗率
在制冷季节及制热季节中,空调机进行制冷(热)运行时从室内除去的热量及向室内送入的热量总和与同一期间内消耗的电量总和之比,也叫全年综合能效比。此标准既考虑了空调的制冷能力又包含制热因素,对空调整体产品的节能水平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的准入门槛,对空调厂家在制冷系统匹配、变频控制技术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APF对空调性能的评估更加全面,并且更加适用于评价多联机组的节能性评估。
计算公式来源:GB/T18837-2015<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
APF标准既考虑了空调的制冷能力,又包含制热因素,对空调整体的节能水平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大幅度提高了产品准入门槛,对空调厂家在制冷系统匹配、变频控制技术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APF标准对空调性能的评估更加全面,正逐渐成为全球越来越多国家多联机行业的能效标准。
APF实施的历程
2006年
日本实施APF能效标准
2010年
欧洲实施APF能效标准
2012年
澳大利亚实施APF能效标准
2013年
APF成为世界推荐执行标准,由总部位于瑞士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判定
2016年
中国实施APF能效标准
此标准的实施,一方面提高了行业的准入门槛,另一方面也将推动各个中央空调厂家的技术创新与发展;避免了各品牌之间的数字化比拼。多联机标准 GB/T18837-2015对应的能效标准GB21454也即将迎来升级换版,将APF的测试作为强制性能效标准进行考核,届时,多联机一直沿用的标示IPLV值的能效标签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更能体现空调性能的标示APF值的能效标签。
并且,APF数值更加符合多联机的实际使用状况,更加贴切的说明了空调的节能性;对于空调使用这来说,通过APF值的数据更加方便的选择出节能性最好多联机空调产品;同时APF新能效标准的实施对于各个空调厂家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各个厂家都会加大空调产品的研发力度,研发出使用更加便利,能效更好的空调产品。
美的全直流变频智能多联机组MDVS,APF能效指标高达5.30,高效节能引领行业新高度。
美的中央空调于2016年推出的最新一代全直流变频智能多联机组MDVS,其APF能效指标将再上一个新台阶,集节能和高技术性能于一身,使美的中央空调技术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它将为客户的节能要求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