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日报
抖音

暖通空调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平台

网罗暖通空调行业最前沿资讯

解锁暖通行业更多精彩,“抖”在这里

广告

加速减排,制冷剂替换势在必行!

来源: 作者:admin

2010-12-06 20:28:30

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面对这样的一个减排标准任重道远,而我国又是空调生产和使用大国,这样庞大的空调消费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排放,替换新的制冷剂成了减排的又一个难题...

  灾难影片《2012》带来的震撼仍在脑海回旋,哥本哈根峰会已闭幕,但对于世界气候问题的全民关注却似乎刚刚开始。制冷剂,这个空调、电冰箱、汽车等制冷领域的关键元素,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后,被推上“风口浪尖”……
 

     减排目标,制冷剂转型势在必行!

     在这场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这项无条件的减排目标足见中国政府对控制温室气体的决心。然而,任重而道远,国内各行业节能减排任务急需加快进程。
 

     以占全球总产量70%的中国空调行业为例,我们来算一笔账: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7年国内空调总产量8991万台,按年均10%的增长率计算,09年国内空调产量将逼破1亿大关。这就意味着,除去外销部分,最近一年国内消化的新空调数量达5000万台。
 

     “空调排放二氧化碳的‘帮凶’是制冷剂,而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空调制冷剂绝大部分仍然是温室效应极高的氟利昂,如R22、R134a等。”全球顶级碳氢制冷剂生产商海之鸥(中国)负责人Forrest先生介绍说。想象一下,5000万台,这样庞大的空调消费量,每年要消耗掉多少氟利昂?这些氟利昂等制冷剂能产生相当于多大体积的二氧化碳?如果按照年均5%的泄漏率,加上维修排放的5-10%的泄露量……无怪乎悲伤的图瓦卢居民失声痛哭:“全世界60亿居民都应该向我们道歉!”
 

     然而,空调还仅仅是众多使用制冷剂的物件之一,还有生活中常见的电冰箱、雪柜,汽车等等呢?我们不得不清醒地看到,如果制冷剂仍然停留在氟利昂时代,中国的减排目标恐怕实现无望。
 

     频频遭拒,制冷剂转型路在何方?
 

     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的要求,从2010年元月起,我国将全面禁用氟利昂类物质,特别是新生产的家电产品中将全面禁止使用氟利昂。然而,即便如此,新的用以替代氟利昂的各式制冷剂质量仍然良莠不齐。
 

     “前一阵,我们打算照常销往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一批热泵,但都因为制冷剂不符合国际环保标准,全被退回来了!”昨日,深圳某热泵厂家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据业内人士透露,制冷剂被拒的类似事件绝不是个例。
 

      外销之路坎坷横生,而哥本哈根会议上各国政府节能减排的强硬姿态,更是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节能环保制冷剂的使用已经不再是“企业成本”所能“屏蔽”的了,如果不能看清形势及时作出调整,它将危及企业的生死存亡。所以,在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制冷剂行业的创新,不管对企业本身还是应对气候问题,都势在必行。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来源为V客暖通的内容,“原创”或“独家”的信息、数据及图片、报告等均为本网原创,其版权均属V客暖通所有。原创作者享有著作权,著作权受我国法律保护,未经V客暖通允许,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已获许可转载的,请注明“来源:V客暖通”。具体版权合作事宜,请见V客暖通法律声明页。

2、凡V客暖通注明"转载:其他(非V客暖通)"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供稿(包括供稿配图),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作者观点,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3、若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或者使用了版权图片,请与我们联系:13770777614 ,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或版权图片。V客暖通将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附则:对免责及版权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V客暖通所有。